1)第110章 剖白心迹_杨门秘史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经过了金沙滩一战后,雁门关成了宋辽双方都非常关注的焦点。

  契丹骑兵想要南下攻宋,这个钉子是一定要拔掉的,否则难以进取,而大宋君臣们也很清楚这一点,故而在雁门关周围布置了三个卫的守军,可谓是势力雄厚,代州城中更是设置了西北面行营衙门,直接由兵部和枢密院外派大员总理军方事务,代州刺史的兵权则直接被剥夺掉了,转而管理民务打点驻军的给养等杂事。

  我虽然是在丁忧期间,投闲置散,但这枢密院同知与的官衔却是十足真金的招牌,更何况大宋北面行营大总管的称号仍在,此时于边事危机之中挺身而出,算不得僭越。

  雁门关经历了连年的战火后,原先的城郭早已经破败不堪,如今的城池乃是新近修筑起来的,为了大宋北方边境的长治久安,朝廷的银子大把大把地撒了出来,导致城墙越修越高,越修越厚,越修越有心得,越修越发坚固,巨大的铁锤砸在上面,也不过溅出一个小白坑来,当真是雄城一座!

  说来也是蹊跷得很,就在我们到来之前的夜晚,镇守雁门关的守将突然被人行刺而亡,关内一片混乱,却没有抓到刺客,可谓是人心惶惶,我的到来,多少将这种负面的影响给降低了很多。

  大家都知道,当日大破契丹兵马的无敌战神又回来了,心中自然是安定了很多。

  经过在苏州一段时间的磨砺之后,我对于处理各种事务又多了几分经验,指挥起属下来更是如臂使指,挟往日之威名,行今日之军令,可谓是令行禁止,全军上下莫不心悦诚服。

  首先招集兵马巩固了城防之后,我派人向京师传送奏章,将雁门关守军主将被契丹人行刺身亡的消息报了上去,请示应对方略。

  而契丹人的兵马行止也很出乎我们的意料。

  原本以为他们只是为了追索我们而来,既然抓不到人,自然也就回去复命了,可是没想到这些骑兵们居然在关外停顿下来,也不知道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,害怕回去受到处罚,还是别有什么意图,总之是留在这里不走了。他们的人马也不算多,区区两千骑兵而已,还够不上打一场小仗的规模,可是却给雁门关附近的居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,一些日常的行止都受到了影响,怨言颇多。

  “大人,我们何不杀将出去,将契丹人的骑兵收拾干净?”雁门关的一位参将如此建议道,顿时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。

  眼前这股契丹骑兵,实在算不得什么,也许一个冲锋就端掉了,宋军在上两次的对辽作战中虽然没有占到什么大便宜,战马却俘获了不少,骑兵队伍得到了相当大的扩充,因此将士们的信心也大了许多,才会有硬碰硬的提议。

  “不对!重点并不在这里!”我考虑了片刻后,摇了摇头道,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