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章 3_七零之知青的乡下娇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随着火车过了一个又一个城市,王安乐心里的不舍难受全被新奇与紧张替代。

  越靠近沪市,她越紧张。

  三号早上八点,火车停靠在沪市火车站。

  王安乐与周文随着拥挤的人流出了站,入目的则是好大一块水泥广场,广场上停靠了几辆军绿色三轮出租车,也称为“小乌龟”。

  周文将行礼放在地上,招手喊了一辆“小乌龟”来。

  坐稳之后司机就问了地址,一听周文地道的沪市话,当即亲昵笑道:“哎呦,小伙子,你是下乡知青呀?怎么样,还是咱们沪市好伐?”

  王安乐听不懂沪市方言,就在那儿整理下火车时弄乱的头发。待会儿就要见周文的家人了,她可不能蓬头垢面的丢丑。

  周文敷衍的应和司机两声,就拿出折扇来给王安乐扇风,又道:“等到了家,你先用点早午饭,然后洗把澡休息休息。”

  王安乐叹气,她当人儿媳妇的哪可能这般自在随意。

  “天热,到哪里都一样。不过沪市真气派,房子建的高,树也长的好。”地上铺的水泥地平整且干净,不似乡下入眼都是烂泥。

  而且沪市地势平,不像坎子村几步就是一个小坡,再几步又是一个大坡,就算坐车子也十分颠簸人。沪市就不会,坐在车上一丁点儿感觉都没有。

  周文见王安乐对外头的景致感兴趣,就伸过头陪她一道看。

  话说回来,七十八年代的沪市样貌他早忘得一干二净了。此时再看,他既有隔世的恍然,又有旧景重温的感怀。

  夫妻两人头靠在一块儿说说笑笑,意犹未尽之时竟已到了淮海路。

  周文是地道沪市人,住的自然也是沪市极具特色的石库门房子。两人此时正站在弄堂口,只见石头门框上写着“幸福里”三个大字,大字上头封顶且有过街楼,楼里还住了一户人家。

  那户人家姓曾,男人曾灏与周文爸爸周谦同在钢铁厂上班。女人姓余没有正经工作,但因帮着看护弄堂的进进出出,在这一块儿也有几分体面。

  余婶子此时正抱着小孙子坐在弄堂口纳鞋底,见有人要进里弄连忙抬眼打量。一看,她当即笑道:“这不是下乡的周文么?早听说你考回来了,好小子,是个有出息的。”

  话是对着周文说的,可眼神却直勾勾落在王安乐身上。

  周文尚且不知道有大嘴巴将他三次高考的事情传扬了出去,只以为余婶子没见过媳妇这样的大美人,忙笑着介绍道:“婶子,这是我老婆王安乐。长得是不是比电影明星都漂亮?”

  余婶子一愣,倒是少见周文这样不谦虚的。她含糊点了点头,又上上下下打量王安乐几眼,的确是个大美人,他们幸福里还没出过这样标志的姑娘。也难怪周文为了她连大学都不肯上了。

  这般想着,余婶子落在王安乐身上的目光就有些挑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