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76章 刘裕与刘穆之_剪辑历史,开局盘点十大皇帝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76章刘裕与刘穆之

  【刘穆之出身寒门,自小酷爱读书,颇有才华,但是身上并未有读书人的酸腐之气。

  据史料记载,刘穆之爱饮酒,爱美食,喜食槟榔。

  他家里很穷,没办法满足他的这些爱好,但他的妻子出身望族江氏,家境殷实,所以他就时常去妻子江氏的兄弟家里“打秋风”,而这也引起了江氏兄弟的不满,并嘲笑他:“槟榔消食,你常常饿肚子,还吃它干嘛”。

  但是刘穆之不以为然,最后还是妻子看不下去,就将自己的头发割下来卖掉换成钱,给她的兄弟作为刘穆之的饭钱,从这些细节可见刘穆之为人不拘小节,放(bu)浪(yao)不(bi)羁(lian)。】

  【东晋末年,王室衰微,地方起义不断,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越来越力不从心。

  桓玄称帝之后,东晋王室岌岌可危,作为琅琊主簿的刘穆之地位也随之一落千丈。

  加上各处军阀混战不休,各方政治力量纷纷崛起,各色政治人物也崭露头角,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,东晋门阀政权的统治摇摇欲坠。】

  【东晋隆安三年(公元399年),南方寒门士族孙恩召集数百人在浙江上虞起事,会稽郡、吴郡等八郡皆叛晋响应,孙恩一下子竟然聚集了几十万人,声势浩大。

  而后其妹夫卢循、徐道覆等坚持斗争到东晋末年(公元411年),最盛时曾占有东晋半壁江山。

  王羲之之子王凝之、谢安之子谢琰、吴兴太守谢邈、永嘉太守司马逸、黄门侍郎谢冲等大批南方士族先后被杀,南方士族势力遭受重大打击。】

  【在长江中上游,各州郡方镇依恃武力,互相兼并,完全脱离了建康朝廷的掌控。

  桓温之子桓玄依托桓氏几代人的基业,都督江州、扬州及豫州共八郡诸军事,领江州刺史,先后杀死荆州刺史殷仲堪、雍州刺史杨佺期。

  他在东晋末门阀士族高层的权力斗争中取得了最后胜利,成为足以颠覆晋廷的政治军事势力。

  东晋元兴元年(公元402年),桓玄羽翼已丰,于是诱降刘牢之,杀死晋廷当政的司马道子、司马元显、庾楷、司马尚之等,随后除去刘牢之,北府军群龙无首。】

  【公元403年,桓玄改元“永始”,废晋安帝为平固王,建立桓楚政权。

  从东晋皇始二年(公元397年)前将军王恭联络荆州刺史殷仲堪讨伐王国宝起,到永始元年桓玄扫平群雄、建立桓楚,东晋末的门阀士族为了争夺最高权力互相倾轧、殊死斗争,严重削弱了门阀士族的势力,司马道子、司马元显、王恭、殷仲堪、杨佺期、庾楷等大批显赫一时的皇族和高等士族退出了历史舞台,为刘裕、刘穆之等寒门士族的崛起提供了机遇。】

  【众所周知,在东晋时期,寒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