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99章 陷入了一个误区_工业之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重骑集团第二生产车间里,足足有六条生产线,在同时组装着“木兰”摩托车。

  从这一点上,也可以看出这款车型现在的火爆程度了。

  重骑集团的这六条生产线,全部都是从岛国铃木集团进口的,价格自然是不菲。

  当然,一分钱一分货,其生产线的运行节奏、稳定性也是有很好的保障。

  从第一个工位的车架组装,到发动机装配,到电缆排布,再到外饰件组装,整条流水线几乎是一气呵成,中间几乎都没有什么停滞环节,十分顺畅。

  一共二十六个工位,分别将木兰摩托车的每一道安装工序给分解开来,这样的科学分解办法,让马建看得是一愣一愣的。

  旁边的赵国阳见状,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好惊讶的。毕竟重骑集团是国内最早的摩托车合资企业之一,它的生产线肯定是当下国内最先进的。

  不过随着羊城的四羊集团、渝城市的嘉陵集团也分别和国外著名的摩托车企业合作,重骑集团一家独大的行情,很快就会有所改变了。

  参观这六条生产线的时候,赵国阳还不忘暗暗估测这几条线的流水速度。

  基本上,每一道工位,流水的速度都是一分二十秒左右。

  也就是说,从一台木兰摩托车的车架上生产线,到其变成一辆完整的摩托车下生产线,大概需要三十三分钟。

  这个速度,应该说已经是比较快的。

  照这个速度,一条生产线,每天能生产出来的摩托车,至少也有四五百辆。这还不算八小时之后,工人们额外的加班时间。

  一旁的张根喜,显然对自己厂子的这几条生产线是很自豪,见赵国阳、马建目不转睛的看着生产线观看,他就忍不住开口道:“呵呵,赵研究员、马厂长,咱们这几条生产线怎么样,还行吧?”

  “好好好,真是不错啊!”马建转过头,翘起大拇指赞叹道。

  赵国阳也笑着点点头,倒是没有评价。

  其实,在赵国阳看来,重骑集团的这六条生产线,虽然很先进,却没有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。

  二十六道工序,明显分得还不够细,以至于每一道工序都要用到近一分半钟时间才能完成。

  按照赵国阳重生之前所了解的摩托车生产线的情况,基本上国外先进的摩托车生产厂家,其生产线上每一道工序消耗时间,都控制在三十秒左右,而每款摩托车的生产工序,也大都会有四十到五十道。

  当然了,以现在重骑集团生产线上这些员工的能力来说,想要达到这个水平,还是有些难度的。

  难度虽然有,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解决。倘若让赵国阳来组织安排的话,他有信心可以将这几条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再提高个二、三成。

  看到赵国阳笑而不语的样子,张根喜以为这位赵研究员也被自己厂子的这几条生产线给震撼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