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102|第 102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他给人家写原稿时不避嫌,排戏时不避嫌,搞营销策划也不避嫌……但到了大戏上映,满京交口相传宋状元时,他倒避起嫌来,一头扎进翰林院加班,带着几个河北、河南、山东回来的庶吉士整理旧书。

  他没什么经验,他带的庶吉士也没经验。

  藏书是件既耗钱又耗力的大事,非累世富贵书香门第办不起来。当世因为江南富庶,民间藏书风气盛于苏杭,多有世家建起私家藏书楼,子弟们也有整理藏书的经验。而刚省亲回来的这几位庶吉士家中虽也藏书,也就仅有一间两间的藏书室,没有整理大型图书馆的经验。

  时间紧、任务重、手下工作人员都是刚入职的傻白甜学生党……这就到他们基层管理干部发挥主观能动性,扛起项目大旗的时候了!

  宋时发挥了勇于任事的精神,按着现代图书馆的藏书分类、排架规则,写了份报告给曾学士,向他申请彩纸、笔墨,以便像现代图书馆一样编定藏书目录,给每本书编定索书号贴在书脊上,按序存放、查找。

  自然不再是26个字母的顺序,而是按隋唐以来通行的“经”“史”“子”“集”四部分法:

  经部录四书五经相关,另加乐经、小学,总之就是科甲所认的正经学业知识;史部不必说,藏的便是各种正史、杂史,另外也有礼部藏的朝臣奏章,历朝政书、职官、会典之类;子部则诸子百家、释、道、小说、术数、天文之类无所不包;集则是诗词文曲——辟如他将来要是红了,随便编个《宋三元文集》,就是藏在这里。

  按着传统分类,四部之下共分四十四类,比现代图书分得还细致。他不打算改这点,只要带人做出索引目录,在书上贴上索书号,将来不管谁借了书,对着索书号就能还到正确的地方。若是在编书时有什么史料或官制、地理之类的硬知识要查,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对应图书。

  曾学士百忙之中看了他的报告,给他批了十刀各色彩纸、二升白面,并批复了一句:“做事细致用心,这些藏书交到你手中,吕、桓二位学士与我皆可放心了。”

  忙啊!这几天又要拟周王到礼部办差的谕旨,又要拟选秀谕旨,忙得他都腾不出工夫去看近日兴起的《宋状元义婚双鸳侣》了!

  这宋状元就是他们翰林院中人,他的事迹既叫人搬上戏台,他做上司官的怎能不去看看?

  曾学士对着满案稿纸感慨一回,却没奈何,仍是得继续忙公务。到晚上散值回家路上,却遇上几位从教坊胡同过来,正要去酒馆吃饭的同年,见着他便说起那出宋状元的新戏。

  曾学士听他们学了几句打诨的话,便已忍俊不禁,抓着几人问道:“新戏如何?可比得上《白毛仙姑传》么?”

  若论感人肺腑,激动人心,不如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