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165|第 165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劳保用品,还能防晒防蚊虫,大人也来一套吧。

  如今已快进五月,蛰伏的毒虫都出来活动了。他们在这老林子里搞测算,说不准就遇见什么毒蚊子、蜱虫、寄生虫,被咬着的话,在这缺少抗生素的时代,后果非常严重。

  所以宋大人几乎是强迫着手下都穿戴得严严实实的,再热也不许敞胸露背、卷袖子卷裤腿,不许下野河。为防这些劳保用品在干活中挂破、遗失,他还叫人多带了几套丝巾、手套。如今杨大人看着这些东西新鲜,正好就叫人取了来给他试用。

  班头取来油纸裹着的、干干净净的新头巾和手套送到杨侍郎面前,杨荣翻看了一下,便拿起来试戴。

  宋时也拿起头巾蒙脸,给杨大人做示范。

  手套是棉纱织成的,不松不紧地裹在手上,五个指头竟是分开的,不碍着手指活动;纱巾薄而透气,戴上后也不遮蔽视线。虽然乍看着一片黑色蒙头包脸的不像好人,但看多了、自己也戴上了就习惯了。

  杨大人摸着手上的劳保手套,欣然道:“桓大人与宋大人弄出的这些东西倒颇有心思。若在榆林关外,大漠中征战,有这纱巾覆面,正可防风沙。还有这手套——这线织的手套仿佛不爱打滑,冬日执刀弓时,戴着这手套便不怕弓冷手僵了。”

  桓凌谦虚道:“这何曾是下官的主意。下官只知道皮子能缝手套,却想不到用线织。这是宋大人叫人织纱布做口罩时想出来的。”

  织纱布用的绵纱合成粗股,再用磨得细细光光的竹针织成筒,依着人手形缝成手套,比皮手套戴着更凉快,又方便活动。

  宋时轻轻道了声“惭愧”,含笑答道:“这是纱线织的,天色太冷时却用不了。若是秋冬戴的手套,最好是用羊毛线织成,更加保暖。”

  汉中本地就有不少养山羊、绵羊的,山间颇有些可供牧羊的地方,养羊取毛的人也不少,不过取下来的羊毛多半是织毯用的。

  西北寒冷,陕北生活好些的人家,土炕上都要铺一块羊毛毯,大户则挂壁毡、铺地毯,遮挡墙外寒气。汉中虽是盆地,气候温和,可是织毯也是北方流传的毛毯而不是蜀中的丝毯,毛纺的技术也相当精湛。

  只差一个竹针编织技术。

  若杨大人真要在军中推广线织手套,回头他还得办个编织培训班,教他们织手套、织毛衣、织毛裤、毛袜子……先把技术推广出去,再把织手套工作外包给全县、全府劳动妇女,也算是为百姓开拓一条赚零花的新途径。

  他有承包军中寒衣的气概,杨大人却还要试试这种线织手套好不好用,打滑不打滑,于是问他们借了弓箭,亲自试射一回。

  五十多岁的人了,居然能拉开七分弓,一箭射中林间栖鸦。

  宋时下意识鼓起掌来,桓凌也含笑鼓掌,夸赞杨大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