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264|第 264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宋大人把那些连载言情小说的学生都打发去上数学补习班,府谷县报一时无人编纂,急得学生们都发都要白了。

  宋大人办的讲学自然不能迟到早退,不能在课上干别的。可回到家之后还有作业,府谷这里入冬又早,天黑得早,他们成日点灯熬夜地做了作业再写文稿,身体实在撑不住啊。

  那些办报纸的、写稿子的才子连熬了几天,实在熬不下去,只得向老师们求情。

  怎地请宋大人体谅他们风流才子的难处,少给他们留些作业才好。

  这些办报纸的也是本地名士,与教谕乃至县令都套得上交情的。教谕不好驳他们的面子,只得在宋大人晚上回衙时试着问了一句。

  那报纸虽然有些内容不好,但也写些朝廷发的谕旨、本地已断的公案、劝农的文章等等。这报纸也是杨大人在的时候就办起来了,如今杨大人随齐王出关杀敌,这就是本县百姓怀念巡抚之惠的寄托……

  这个这个,就请宋大人略放松些儿他们的功课吧。

  宋大人其实没有特别加重这些搞小报的不良文人的功课,但是写完作业就睡和写完作业还要赶稿,脑力劳动的强度是差着不小的。

  以本朝学生的体魄,熬了这么久才来求情,已算是能忍的了。

  宋大人微微一笑,和蔼地说:“这些学生也忒拘谨了。我既办这培训班,就也是他们的老师,学生对老师有什么可不能说的?”

  他们愿意办报纸,那就接着办吧。

  不过这报纸原先恐怕就是民间自己办的吧?报纸内容不够全面,稿件文字偏于流丽,也不像个地方性大报该有的严谨。

  他的意思是,府谷该有一个府谷县出的地方性政务报纸,而这些学生平常哪里得知朝廷动向?便是衙门给他们散些消息,也不及衙门自己办的报纸及时、权威。衙门还有杨大人当年留下的气象站、有钟表,可安排阴阳生依他的农时法,依光照长短、温度计算耕种阶段,每日将适合做的农事刊登在报上。

  这些学生平常自己虽然也报天时,可毕竟要以科举为业,哪儿有工夫算清楚那么多农事?

  那教谕诚惶诚恐地说:“宋大人说得极是,那这些学生以后就不叫他们办……”

  “以后就叫他们将报纸改作个学报吧。”宋时体贴地说:“他们既忙,便少留些作业,自习的时候就许他们办报纸。学报上专报他们学生自己的事,在报上交流读书考试的经验,刊登些好文章,岂不更合适这些学生?”

  比如说可以把近日的课堂笔记、课后作业也抄上去,隔几日登上标准答案,让不能到培训班读书的学生有个自学渠道。

  这些教学版块当中,可以适当间杂些读书人一心立志为国读书,精通经史,悟得天理,成了朝廷栋梁、百姓爱戴的官员的故事;或是某学生因故无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