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47|本文有很多读书内容,可跳可不跳_穿到古代当名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讲学大会贴着端午节举办,既看了热闹的龙舟比赛当开幕式节目,又不用多花钱,两下便宜。就是在树下吃酒的时候,也能看到远处溪上有人打水秋千——荡秋千的人从河面一次次高高荡起来,荡到最高处翻身一跃,就像奥运会上的高空跳水,激起一片水花和叫好声。

  嘉宾们看水秋千的看水秋千、做诗的做诗,宋时又找人要来纸笔、围棋、投壶、双陆等玩物供他们打发时间。渐渐天将近午,阳光炽烈起来,就有早先安排好的车夫赶着马车而来,载众人到交椅山前的宋氏书院里就餐。

  才饮象洞酒,又食武平鱼。

  武平县依山傍水,虽然海味少些,鲜鱼河虾却随手可得。更兼本县的猫竹夏笋味道特别鲜甜,林中傍生竹簟,到午膳时,便都被翻着花样做出不同菜色端到席上。

  鱼自是要与羊凑一席才能得个鲜字。武平县住户多是旧朝从中原一带迁来的,擅长做的是红汤的焖羊肉、羊肉煮酒,不过这大会上兼请了全武平的才子名士,也专预备了清淡的白切羊肉、焖糟羊肉。

  本地养羊的人少,故而羊肉菜略少一些,猪肉做的菜更些。六月间的小猪已经阉过了,没什么腥膻味,膘还没全催起来,肥瘦均匀而细嫩。

  吃也吃得精细,蹄膀用硝腌了作水晶肴肉,里脊剔出来挂糊软炸;五花肉或用酒煨作东坡肉、或大块红烧,或蒸梅菜扣肉,或合冰糖炖成樱桃肉,或打花刀炸熟,浇红汁做成荔枝肉……还有剁成精精细细的臊子,蒸做狮子头、本地风味的酿豆腐,哪一道端出来都令人食指大动。

  另有鸡鸭鹅肉,粉蒸、白煮、香糟,都是整只端上。如鹌鹑、黄雀等小飞禽或炸焦了整盘上,或剁成泥做点心,拼成攒盒摆在正菜周围。

  攒盒却不算正菜,只是佐酒小吃,里面多是些糟腌或风干的鱼、肉、鸡、鹅、干鲜果品、咸点心,还有烤制的五香牛肉干。

  朝廷禁止宰杀耕牛,唯一能吃牛肉的时候便是在牛将老死时,由官府派人屠宰,才能偶尔得一回肉吃。所以每次遇上杀牛,宋时都会买几块回来解馋——牛腩当场就炖,腱子肉或做卤牛肉、或烤成牛肉干。

  肉干大部分都是五香味的,照顾福建人的清淡口味,只在他们这桌有外省官员的席面上,攒盒里带了用茱萸油浸的辣牛肉丝。方提学老家在湖广,也是能吃辣的人,打眼看见红油,筷子便直接冲着浸在红油中,表面沾着细细白芝麻粒的辣肉丝下去了。

  辣味浓厚,略带些苦、辛味道,但苦味一入口就被牛肉干本身咸甜香辣杂陈的味道压了下去,微微的苦反倒爽口。这牛肉干分明是浸在茱萸油里的,却清清爽爽,没有凝成块的猪油,也没有菜籽油的油臭,实不知他家是从哪儿弄来这么个巧手的厨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