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54|第 54 章_穿到古代当名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这场大会从一开始发的帖子,送的新版书就都是前所未有的新样式。而大会开办两天来,无论是讲学会的盛大规模还是那场由主办人宋时亲自主持的自习会,都是本朝以来未有,可算开创学界先河了。

  明日他还能弄出什么出奇的、叫人一顾难忘的事体么?

  能。还有闭幕式呢。

  开幕式有领导致辞,闭幕式也得有领导讲话。

  不请大领导方学政点评一下这场大会举办得成不成功、还有哪些缺陷;不请桓通判作为上级汀州府代表讲话;不请宋县令及本县各级领导就这场大会作出发言;不请优秀讲师王、张两位老先生点评一下教学理念、展望一下以后的学术方向,怎么配得上这场盛大的、史无前例的讲学交流论坛呢?

  岂止要请领导讲话,还要请领导题词。

  讲坛旁边见贤亭里竖了一个建坛纪念碑,讲台下面还要竖个福建讲学大会留念碑——往后每届大会召开,讲学的大师都要在竖碑题名。将来题的碑多了,就能在讲坛到交椅山间慢慢铺成一座碑林,万一哪位题字的老师当了首辅、名人,连这碑林和讲坛也能跟着留名青史。

  哪怕没那么出名,传承下去也是个历史建筑、文化旅游景点。他当初做导游时就只是带着游客参观这些古建筑、石碑,给人讲讲古人事迹;现在竟然能亲手打造旅游景区、给未来的同行们创造福建理学交流历史,也是出息了!

  最后一位讲师讲话结束,从台上下来后,他就催着差役们撤下桌椅,架上白纸屏风,在地上铺了一卷茜草染的十米红……红草毯。

  地毯太贵,买不起。

  单铺红绫倒是铺得起,但绫绸太薄,容易起皱不说,把绫罗绸缎放在脚下踩,更容易叫人抨击作风侈奢。尤其他父亲还是地方父母官,年前又刚查抄了一批大户,花钱花得太多易有瓜田李下之嫌,所以办这大会时也是一切从简的。

  反正这简版的红毯秀之前也没人搞过,弄出来照样有效果。

  签名板竖好,红毯从签名版前滚下正面台阶,直铺到观众席前。主持人宋时从侧面上台,请讲学老师们依次上台题字留念。

  四位老师题罢了字,又换了新的白绢屏请来参加讲学的学子们上台留名。这扇白绢上的名字不会像老师们的题词那样拿去刻碑,却要长留在讲坛后依山而建的宋氏学院里,每次学术交流会都要拿出来让学生观摩一回。

  虽然不能立碑,但有这么一个名单,也满足了这些才子求名的急迫心情。

  二百多名与会学子来时都是登过记的,宋主持拿着花名册一一唱名,底下有林泉社社员引导他们到讲坛前领一份料器玻璃烧的,交椅山环抱讲坛形象的纪念品,然后上台到签名板前签名。

  宋时还许他们签名后在屏风前站一会儿,享受数百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