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十一章:案牍积山笔如刀(一)_大唐西域少年行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天宝八载,正月二十一日,午后的长安城,天光晴好、万里无云,再无元日的阴冷和湿寒。恍然间,长安城的居民都以为春天已然来临了。

  平康坊横街之南,层台累榭、丹楹刻桷的李林甫府邸几乎占据了小半个坊的面积。

  由于李林甫的地位和权势,他的府邸能够占用了一段坊墙,并直接朝坊外开了一道南门。而此处,也就成了长安城最热闹的一道风景。

  府邸南门之外,车水马龙、喧哗不已,热闹堪胜东、西二市。

  身着各色官服的文武官员,或来自天南海北、各州各道,或来自省部寺监、各衙各署,怀抱着不同的目的和打算,携带着世所罕见的奇珍异宝或厚薄不一的奏折文表,欲图拜见右相李林甫。

  李府的阍者们对之早已习以为常,他们两眼朝天,对无论什么品级的官员,都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。

  当求见的官员们把名刺和红包强塞进手里的时候,他们才会轻轻掂量一番,立刻估算出红包的分量,然后再依此决定是否把名刺通传进去。

  宰相门前七品官,自家阿郎权倾天下,阍者更是目空一切,根本不将普通官员放在眼里。况且,他们深知,真正得罪不起的达官贵人,也根本不会走南门求见。

  大部分聚集在南门的求见之人,是根本不可能见到权倾天下的李相国的。而与此同时,也有些人根本不需要如此麻烦,便能直接登堂入室,进入李林甫的内书房。

  能够享有如此特权的,除了高力士、陈.希烈等能与李林甫平起平坐的寥寥数人,其余基本都是李相国的心腹党羽。而一般的皇亲国戚,都未必有此特权。当然,目前炙手可热的“五杨”,虽不能直接进入相国的内书房,但也绝不是李府阍者所愿意得罪的。

  心腹党羽之中,最常被李林甫在内书房召见的,则是御史中丞王鉷、户部郎中吉温和殿中侍御史罗希奭,人称“李相门下三犬”。

  御史中丞王鉷手握监察百官的大权,可谓右相门下第一打手。数十日前,元日大朝会后对王正见的攻击,就是由他发起的。不料王正见早有准备,提前上了请罪奏折,以退为进,巧妙化解了王鉷的攻讦。

  户部郎中吉温心思机巧、计谋百出,可以说是李林甫的头号智囊。他曾多次在右相的授意下,积极罗织罪名、四处构陷,打击李林甫的政敌。

  在韦坚案和杜有邻案这两场影响大唐朝政的巨案背后,都活跃着吉温出谋划策的身影。可以说,若没有他抓住时机、积极筹划,这两项事关右相和太子角力的滔天大案,根本不会演变成如此形态。

  罗希奭身为殿中侍御史,虽然品阶低微,只有从七品,却负责掌纠察朝仪,兼知库藏出纳、宫门内事及京畿纠察事宜,是典型的位卑而权重。

  如果说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