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一百八十七章 篡位四步,百国并列!_我来此界开神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元衍界的人道发展已经非常成熟,王朝更迭轮回不断,许多传承千年的世家数不胜数。

  所以他们对应鸿羽玩的这套流程十分清楚,乃是标准的篡位流程,而有大志的枭雄们当然也有所了解。

  第一步,位极人臣,总览朝政。

  论位置应鸿羽已经坐到了丞相,并且是独揽大权的丞相,幼帝和太后在如今的朝堂之上也就是一个吉祥物。

  早在当上丞相之时,百官上报的大小奏折就已经要从丞相府过一遍,等应鸿羽批了“建议”之后才送入宫城。

  小皇帝和太后能看到的,都是应鸿羽愿意让他们看到的,基本上朱批只会照着“建议”来。

  第二步,晋升爵位,先公后王。

  初时,应鸿羽还只是一个孟津候,纵使以执金吾之尊封侯有些不合规矩,但他为国朝立下平叛大功,也无人可以指摘什么。

  后面应鸿羽被幼帝册封为燕国公,这就有些暴露本性了,很多大臣都知道这不是皇帝想封,而是他想要。

  托孤大臣不说苦心孤诣辅佐幼主,也不能碰触名爵敕封之权吧,这不是赤裸裸的权臣吗?

  再到如今受封的一字亲王秦王,可谓野心昭然,他应鸿羽就是要窃国!

  第三步,加以殊礼,形同帝王。

  这个殊礼最直白明显的自然就是应鸿羽已经得到的那三项,入朝不趋,赞拜不名,剑履上殿。

  “入朝不趋”,在朝廷上以快走为礼节,但接受了这项殊礼的臣子却可以不慌不忙地慢慢行走;“赞拜不名”,皇帝和朝仪官对大臣一般都是直呼其名,对获此殊礼的臣子却特别允许不称呼名字,只称呼官职和姓氏;“剑履上殿”,即可以带着武器、不脱鞋子进入宫廷,享受与皇帝同等的待遇。

  这三项殊礼自出现以来,因为太过重大特殊,轻易不授予臣子。

  就算皇帝真尊重这位大臣,往往也只会在大臣年老体衰临近告老还乡时才会给,还只会给前两项其中的一项。

  最后一项,比较敏感,非挽狂澜于既倒,扶大厦之将倾的大将不能赐。

  三项得一项都不得了,代表这位大臣于朝堂上的独特、尊贵的地位,三项殊礼集于一身,皇帝和权臣在朝堂上就几平没有区别了。

 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三朝老臣,御史大夫卢文石强烈反对,甚至不惜撞柱而亡也要揭露应鸿羽的真面目。

  可惜的是没有武力,文臣的名望再高也没用,反而害死了不少忠于王事的臣子,应鸿羽也得此彻底清理了一遍朝廷。

  但话说回来,这三项殊礼,在历史上也曾有少数忠臣得过,并不能以此来断定应鸿羽一定是篡位之臣。

  如果只是这样就算了,某些软弱却又不敢反抗应鸿羽的臣子还怀有一线希望。

  可随后的两项殊礼,却是湮灭了这最后的希望,应鸿羽他确确实实是个窃国巨贼!

  加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