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百五十六章 丹阳山越,黟山道场_我来此界开神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时扬、越蛮夷多未平集,内难未弭,故权卑辞上书,求自改厉。”

  “山越好为叛乱,难安易动……”

  世人提到江南,都认为江南繁盛,商业发达,往来小桥流水,烟雨人家,怎么看都是处处美好景象。

  然而在丹阳郡的很多地方,却是异常穷困,因为这里多山林,人道发展程度不高,以至于形成山越这种势力。

  山越之称常与“山贼“、“山民“等共同出现。其生产方式以农业为主,种植谷物,又因“山出铜铁“,而常常“自铸兵甲“。

  他们大分散、小聚居,好习武,以山险为依托,组成武装集团,其首领有“帅“、“大帅“、“宗帅“等诸多称谓,长长不服从中央王朝的管辖,处于半独立的状态。

  徐闻赖以起家的丹阳兵,其兵源大都是山越,作战勇猛而不畏死,在富饶的扬州可谓是独一份。

  山越给徐闻卖命,也是因为只有徐家愿意和他们交好,帮其提供盐油冬衣,在官府派兵剿灭他们时,通风报信。

  而和山越交好的徐家被江南簪缨之家所不容,数代人拼搏下来还是一个乡下土豪,直到大虞崩灭,徐闻才趁势而起。

  时也命也,要不是襄助山越,可能徐家早已崛起,但要不是襄助山越,徐闻建立吴国也没有这么容易。

  数代人的耕耘,于徐闻这代爆发,一个乡下土豪逆势而起成为吴国之王,这也是很多世家郡望所震惊的。

  当然,谁也说不好,是不是吴山宗提前数代人布局。

  没有高人点拨,徐家先祖又怎么会去交好所有贵人厌恶的山越,要知道吴山宗可正是在丹阳郡的山林之间。

  丹阳郡中部,有一条横贯延绵的大型山脉,名为黟山。

  黟山主峰原高一千一百七十丈,天变之时得外力作用,拔高至三千三百三十三丈,直达云巅。

  诸峰积石,逈如削成,烟岚无际,雷雨在下。

  霞城洞室,乳窦瀑泉,无峰不有;岩峦之上,奇踪异状,不可摸写,诚神仙之窟宅也。

  据黟山群脉中居住的山越人所言,往往能闻峰上有仙乐之声。

  这天,一行看起来颇为奇怪的人闯进了黟山,他们的目光时刻都在扫视周边的情况,身体紧绷,随时准备应对偷袭的模样。

  只有被围在中间的一人,他姿态放松,神情舒坦,就仿佛回到自己家一样。

  “山越人没外界传闻那般可怕,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,莫非你们这些钦天监精锐,还怕被埋伏?”中间的这人正是徐闻,他居然秘密潜入了还在吴国控制中的丹阳郡。

  说来徐闻也觉得不可思议,李隆他的心就这么大,就这么相信他不会再重归吴国?

  “顺义侯的丹阳兵我们可是见识过,要真在这黟山中被围杀,我等可没把握保您无恙。”带队的钦天监一等银卫狄飞昂低沉地回道,他的声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