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百零九章 鲁班新政,真龙仪典_我来此界开神道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对于北方来说,兴平十二年的新年不怎么平静,也不怎么友好,战争的阴霾笼罩在所有人的头上。

  乡野的平民百姓害怕被战乱牵连,家无余粮,而躲在大城中的富人,则是害怕权力洗牌,失去现有的荣华富贵。

  只有使用神武年号的楚朝一派祥和安宁,各种庆祝新年的仪典、活动层出不穷,仿佛不受战争影响。

  因为前方战线早已推到中原,最近的也是长江以北的徐州。

  神庭诸神的行迹融入到凡间生活的方方面面,四时节气、土地五谷、疫病风邪、后代养育……

  体制日益完善,仓廪充实,每个楚人都相信未来会过得更好,整个楚朝的气运达至巅峰。

  如果不是蛮荒诛魔分去了很多神灵的精力,可以说如今楚国的繁荣还要更盛几倍。

  当然,国力的极速增强还与李隆的治政有关,让利于民轻徭薄赋只是一方面,更多还是他的新政。

  如原本六部最弱势的工部,权力得到极大加强,工部尚书直接兼领大学士,入阁也是水到渠成。

  工部干了什么被如此重视?

  其一是下辖鲁班院,研究各项利民强国的实务。

  增产肥料,提高粮食亩产三成;水泥,硬化全国官道,极大便利交通;即将量产的灵能飞船,只需钦天监道官充能,或者补入灵石便能实现普通人御空飞行;造船司使用灵木建造的巨型楼船,可惜尚不能投入实战……

  李隆以前得知这个世界偏超凡侧后,便放弃了科技发展,可后来他又恍然大悟,超凡科技侧也不是不行。

  其二便是以前工部也做的事,但肯定没有大楚力度这么大。

  兴修水渠、疏通水道;开挖隧道,修建直达边疆的楚直道,联结各大郡城是基础;勘探各类矿产,特别是灵石矿已投入生产二百三十六座……

  如果再给李隆十几二十年积蓄国力,北伐甚至都不用打,对面都只能乖乖投降。

  不过即使是现在,大楚四百九十九米的国运天柱也彰显了一切,甚至随时都能更上一层。

  只待前线的一场大胜,便能突破数万年以来的人道极盛。

  这场万众瞩目的大胜,现在最有可能出现在浩瀚的汪洋大海上,朝廷从各方水域调集舟船的动作没有隐瞒,此乃堂皇王朝的底气。

  东海之战关乎天下一统的快慢,关乎在大楚手上能不能保全三十六州,如此重要的大战,李隆当然也坐不住。

  在联合舰队于一月二十日南下的消息传来之后,李隆的北伐行营也开始东移。

  从下邳城东行,初时走陆路,后面得知第三舰队后勤分舰队路过淮水,于是乘船自淮水东下,一直到淮西城方止。

  这里是几乎是和齐国交战的第一线,众多随驾文臣反对,李隆称帝之后虽然也会亲征,但多是居中调度,很少再做如此“危险”的举动。

  千金子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zpxs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